jerry 發表於 2013-5-31 00:26:55

消防經典書籍「中國火災大典」介紹


http://blog.yimg.com/2/e86VM4J7s5.EbsSSxRBy6OuarjZqK6OkyE6oqRKfEfEJSc_M69eMWA--/96/l/Uns1ZpCtPvxXJbZEHftmnA.jpg
我國對「火」與「火災」在古書左傳中有這樣的記載「人火曰火,天火曰災」,把「人火」與「天火」截然分開。又到一千九百多年後的元朝,科學家王禎在農書中對「人火」、「天火」又作了比較正確的表述,他指出:「天火之孽,雖曰氣運所感,亦必假於人火而後作焉。人之飲食,非火不成,人之寢處,非火不明。人火之孽,失於不慎,始於毫發,終於延綿。」這是我們老祖先對火災有了更進一步的解釋,肯定了人得益於火,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在人的「不慎」,而火災又都是由小變大的。
筆者曾在『現代消防』中,拜讀一篇任職於北京圖書館的王銘珍所發表『紫禁城的消防典故』一文中,提到中國大陸正在編輯『中國火災大典』一書。於是就託友人許錫儀前往大陸經商之餘,購買此一消防經典巨著,有幸在此將此巨著編纂背景、內容,簡略節錄其前言部分稍加整理,介紹給各位消防先進、前輩們知悉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最早的火災遺址與最早的火災記載
中國考古學者在西安半坡遺址發現6000年前一座半地穴式的方形小房屋,因火災焚燬後留下的木炭清楚可見,足以証明這是一個比較原始的建築物火災現場遺址。另外在甘肅秦安大地灣大型建築物遺址,就不僅僅是火災現場遺址了,那些在防火保護層保護下殘留下來尚未燒完的木柱上,保存了一層堅固的防火塗料,又証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的技術,其卓越成就另人驚嘆不已。
在有關「火」的文字記載上,甲骨文合集刊載的第583版、584版,刻有甲骨文的兩條卜辭,記錄了3200多年前商代武丁時期,奴隸夜間放火焚燒三座糧倉的暴力行動,這是有文字以來,最早的火災記錄。
『中國火災大典』內容概要這部『中國火災大典』分為上、中、下卷,起自新石器時代晚期(公元前4800~前4300年),止於公元1994年止。共計1200萬字的大型火災、消防歷史文獻資料工具書。全書內容分火災史料、火災統計、歷代消防紀事、索引和附錄四個部分為:上卷:火災史料(公元前4800~公元1889年),包括新石器時代至西周、春秋、戰國、秦、西漢、新、東漢、三國、西晉、東晉、南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十國、北宋、遼、南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順治元年至光緒十五年。中卷:火災史料(公元1890~1938年),包括清光緒十六年至宣統三年;中華民國元年至廿七年。下卷:火災史料(1939~1994年),中華民國廿八年至卅八年;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~1994年12月。本書的第二部分火災統計,第三部分為歷代消防紀事,第四部分索引、附錄均彙整在下卷。
中國大陸公安部消防局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為了發掘歷史經驗,加強與改造現今消防工作,合作編纂出版『中國火災大典』一書。這是一項相當繁雜而龐大的史學工程,動員組織中國大陸卅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消防部門以及諸多方面專家、學者,先後參與此項工程有五千餘人。以各類正史、野史、別史、雜史等史籍,以及各種檔案、碑刻和報刋資料,並在中國大陸各地圖書館、檔案館等配合下,廣泛展開了史料的蒐集、整理和編寫,經過了三年六個月的共同努力下,於1996年終於誕生。
一部「思想」、「信息」、「文化」消防三大寶庫翻開『中國火災大典』,古人治火的思想躍然紙上,最為突出者有三:一為消防關係到國家的貧富和社會安定的思想;再為防患於未然的思想;三為嚴火禁,依法治火的思想。關於嚴火禁,依法治火的思想,早在西周時,國家每年都要分別向全國、宮庭、軍隊頒布防火禁令。春秋時,進一步明確提出「修火憲」,即制定防火法規的要求。戰國初魏文侯相(一說師)李悝,在整理春秋以來各諸侯成文法典的基礎上,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封建法典法經。以後自秦、漢以至唐、宋的法律,都以李悝的法經為祖本,代代相沿。現存最早的律書唐律疏議中關於消防的條文就有二篇十條,與李悝的法經所載基本相同。
我國歷史上對火災責任人的處理,一直很嚴。因火災而罷官削職的地方官及至宰相,不知凡幾。對直接責任者,尤為嚴厲。自己家裡不慎起火遭災,有延燒別人的,還得受枷鎖、遊街、責打數十大板的刑罰。
『中國災災大典』收輯了火災、消防近四萬條,而每一條中包含許多信息。把這些信息轉換成數據,輸入電腦,僅直接同火災、消防史料有關的就多達一百萬個以上。何況還有許多屬於社會、歷史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學、技術等方面大量的信息不包括在內。關於火災與消防信息至少有下列三方面:第一關於消防行政管理,包括有機構、組織、制度、法規、管理、宣傳、防火、滅火、消防設施等;第二關於火災信息,包括有火災發生的時間、地域、行業、原因、物質損失、人員傷亡等;第三關於消防發展的歷史軌跡和人類對火災的認識、心態等。
火災從來不是孤立的,而是有一定的歷史、社會條件下的產物。已成為歷史的火災,雖然早已灰飛煙滅了,然而記載火災文獻的字裡行間,卻反映出許多當時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文化、科學、技術等的情況,這方面的信息,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發展各個階段的軌跡。假如到這個信息中去遨遊,便可發現許多火災、消防的第一。如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火災;第一個高層建築火災;第一個自燃火災;第一個死傷人數最為多的火災;第一個火車、輪船、汽車、飛機火災;第一個消防法規;第一個消防隊;第一個專用火警電話等等。這些信息對於研究我國的火災史料、消防史料都是十分寶貴可靠的史料。
『中國火災大典』收輯的火災、消防史料,包含著大量的人文信息。縱觀這些信息可以看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傳統和哲學觀念。一是天人感應論、陰陽五行說的災害思想,以及崇拜、祭祀火神等,在封建時代一直流行不絕,幾乎成為當時文化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徵,至今影響猶存;另一方面,「天道遠、人道近」的唯物主義的災害思想,又同時並存於歷史長卷中,如學者從理論上提出的人類對火「善用之則為福、不善用之則為禍」,要「防患於未然」和在民間廣為為流傳的「小心火燭」等。還有許多科學的防火、滅火方法,令人眼花撩亂。由此可見『中國火災大典』既是火文化、消防文化的寶庫,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寶庫。歷史發展至今天,消防文化在社會、社區、企業、家庭等多種文化中益加顯出它的重要位置。
一部1200萬字的『中國火災大典』道盡遠古至現今,計六千年來的火災與消防史料,無法以短短數千字來敍述它精彩內容。但是,套句中國史學家的話,就是一部「大典」在手可「橫觀八萬里、縱覽六千年」。真是相當貼切的一句話。
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消防經典書籍「中國火災大典」介紹